舊史新拍總是任意讓人產生置疑,到底能拍出什么新鮮的花樣來?我也是抱著這個疑問去看的《鴻門宴》。本是場一度被人津津樂道“飯局”且深有值得去挖掘的歷史故事,李仁港導演卻采用了歷史新拍的手法。誠然,在李導的《鴻門宴》里這起歷史已然只是皮毛,借著故事講道理才是正經事兒。從很多歷史翻拍劇借事論理的結果上看,有的故事講的很爛很天真,而有些故事則講的很深很受用。賀歲片《鴻門宴》正是屬于戲說重構歷史的后者!
學生時代的課本里,專門有篇文是講“鴻門宴”的,之后對“鴻門宴”的印象也只是在一詞用作比喻暗藏殺機的飯局邀請或者不懷好意的事情記憶。“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這樣的話語也會被時常提起。電影《鴻門宴》將歷史事件搬上銀幕,讓我們更立體化的思考了這場赴會背后的秘密。但李仁港并沒有布置一場暗藏殺機的美酒佳肴之宴席,而是一場項羽劉邦身邊兩位軍師的棋局博弈,不過這場連環計中計的棋局也同樣暗藏殺機,驚心動魄!
項羽雖然稱不上是天下第一猛將,但他的勇猛霸氣也是眾人所知、古今無雙的,馮紹峰也將其霸氣的英雄領袖氣概演繹得相當驚人。原本屢戰屢勝的項羽因有勇無謀、莽撞行事,最后在這場局后逐漸失勢,不但失去了信任情義,最后也失去了天下,甚至失去了心愛的虞姬和自己。雖然霸氣十足、也曾經叱詫風云,最終還是最為悲催的;劉邦在歷史上一直是個有爭議的人物,通過黎明的精彩演繹,他的睿智、狡猾、陰柔、知人善用的種種個性詮釋得非常鮮明。其實他自己心理非常清楚,直接面對項羽硬碰硬肯定沒戲,選擇在鴻門宴上逃走,最后利用情義與智謀得天下后,逐漸消滅親信唯剩自己時,將他狡黠陰柔的性格做了一次黑色強化,雖得天下卻無人可信之時,其實也預示著結束的那一天不遠了。
導演通過情節設計將這兩位人物個性的強化,將“情義”與“天下”誰更重要的哲學觀清晰呈現再我們眼前。雖然劉邦贏得不那么光彩,利用了所有信任他的人,但他也算是仁義之師;而項羽以暴易暴,背棄恩師情義,如果由他執掌天下,定會讓百姓民不聊生。
其實項羽和劉邦爭天下其實只是影片的明線,設置成一場決定天下生死的鴻門棋局,讓暗線漸漸浮出了水面,就是兩大軍師謀士之間的巔峰對決。項羽的謀士范增和劉邦的軍師張良都是有著非凡智慧的高人,他們不論在棋局的對弈還是對整個天下局勢的把控都是不相上下,兩人的斗智斗謀決定著天下格局。明棋暗殺的血腥場面可能會有贏家輸家,但也有可能會是兩敗俱傷!雖然在范增離開項羽后,張良與范鎮相會并對其說:“對不起,這一局我下的太重了”。但顯然為時已晚!影片的最后張良在回憶起鴻門宴上棋局開始前范增問話:“非要對弈不可以么”?因為老謀深算的范增知道自己遇到了實力相當的人,并且算出來結局必將是兩敗俱傷。他們曾是一時的敵人,卻沒有彼此怨恨,在這些話語中深感兩位謀士的心心相惜,兩位軍師的暗線博弈讓電影充滿了魅力,也讓故事更具深意!
正是因為這兩位的心心相惜,劉邦最后的“兔死狗烹”、“過河拆橋”等行為,才最讓張良感到心寒,原來他一心輔助為王的這個人才是他的敵人。備感世事無常,人性復雜,現實殘酷的一面。而最后劉邦哭訴自己已不相信任何人了,正是因為這樣,才讓生死與共的元老們一個個死去。沒有安全感的君王才稱之為寡人,在得到天下的同時失去了真正的自我,一生都倍感痛苦,而寡人無助的君王也肯定不會有一個長期穩定的天下?,F在職場上也常常有這樣殘酷的問題,辦公室里的勾心斗角,沒有真正的情義,只有利益之間的爭奪,但這樣的環境讓你成長,也會讓變得同樣的冷漠,最終痛苦的還是你自己。人與人之間應該多一點點信任。
繼《見龍卸甲》、《錦衣衛》后,再次感受到導演李仁港場面大氣、打戲精彩的執導風格。尤其是戰爭場面視覺上很是震撼,演員們的服飾也都非常附有特色。項王的霸氣、劉邦的儒雅、虞姬的驚艷……演員們同樣是強大明星陣容,黎明對劉邦心機君王的演繹非常完美,黃秋生和張涵予兩人將軍師的謀略才華表演得簡直是淋漓盡致,給片子增添了很多精彩鏡頭。而項王的扮演者馮紹峰,也比想象中霸氣很多,之前看他的片子都是奶油小生,這次他的表演真的是有很大突破轉變,夾雜著如此多重量級明星中也沒看他怯場,真讓人對他刮目相看。
《鴻門宴》在這種既定的歷史題材中算是比較好看的電影了,里面不僅有大場面的君王爭霸的視覺盛宴,更有精心策劃的人性思考。“謀”是最大的亮點,也是電影的精髓,值得推薦!
《饑餓游戲》影評:青春版《死刑犯》《荒島余生》觀后感《急速蝸?!酚^后感《單身男女》影評:愛情進化論《怪獸大學》觀后感《黑暗騎士崛起》影評:暗夜史詩終結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觀后感電影漢江怪物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