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的好萊塢年輕偶像們都在忙著轉型,去年剛剛結束“哈利·波特”成人禮的丹尼爾·雷德克里夫全身心地撲進恐怖片《黑衣女人》的懷抱;走出《暮光之城》系列的女主角克里斯汀·斯圖爾特迫不及待地接拍《在路上》,以驚艷的全裸演出宣告自己已經與“玉女”形象劃清了楚河漢界。無獨有偶,在《暮光之城》中以“狼人”角色一炮而紅的泰勒·洛特納,也急于跟昨天的自己說再見,鑒于他渾身的疙瘩,走動作男星路線應該是天然捷徑,于是誕生了這部簡直就是為泰勒量身定做的作品——《在劫難逃》。
《暮光之城》的粉絲群多是學生族,泰勒·洛特納這樣的青春偶像擔綱《在劫難逃》,其角色當然應該像鄰家大哥哥一般給粉絲親切感,于是泰勒所飾演的尼敦就以背著書包上學校、放學回家受父母管教的平凡形象登場。將泰勒設計成即將踏出校門走向社會的角色,既是影片的情節發展的需要,又是泰勒本人走出《暮光之城》光輝的一次頗具現實意味的突圍。這樣的設定確實暗示著制片方在為其職業電影生涯作出全新規劃。
既然本片是泰勒的個人秀,那么其角色肯定不會無所作為。作為偶像級別的演出,其在電影中的身份當然是與眾不同的,所以影片在鋪墊充分之后,立即將劇情帶進拐點,主人公尼敦旋即展現出異于普通人的身份,一種令粉絲仰視的視角就此形成,全片正式踏進影迷們熟知的以塑造個人英雄主義為要領的懸疑、動作類型套路當中。
主角尼敦的身世撲朔迷離,這也是制片公司為打造泰勒·洛特納光環所作的雙重敘事——既是電影文本內的角色需要,又是電影影像之外的明星現實需求。一方面是尼敦的父母雙親缺席,其養父母也在其成年之際雙雙斃命,這無疑是一場過于殘酷的成人禮;還有尼敦的生母在其幼小時就被人謀殺掉,而其生父的位置也是一直空缺,影片雖然交代出其生父一直健在,但卻始終只給出一個虛寫,并無意落到實處,這樣的可疑設置,我們只能解讀為:苦難的身世先天性注定了尼敦這個角色的獨特性,而這種獨特性恰恰為演員泰勒本人蒙上了云山霧繞的神秘面紗,可供給其粉絲享受電影內外雙重的精神愉悅。另一方面是,影片中保護尼敦的親朋好友一個個輪番命喪槍口,尼敦卻巍然不動、堅挺到最后。細看這些配角陣營,才發覺他們都是影壇精道的老戲骨,分別有:西格妮·韋弗(《異形2》里的太空母親)、阿爾弗雷德·莫里納(《蜘蛛俠2》里的章魚博士)、阿爾弗雷德·莫里納(《碟中諜4》里的大反派)等。有眾多優質綠葉做陪襯,當然益發顯現出泰勒的星途坦蕩蕩,可以說,運作并打造《在劫難逃》這部電影,完全是為泰勒今后的演藝生涯鋪路、奠基。
影片走的是馬特·達蒙版《諜影重重》系列的路線,不過,論投資、論情節、論場面、論綜合質量只能算是一出兒童版《諜影重重》,不過因其屬于中低成本,再加上打著“狼人”轉型之作的招牌,該片一定是有著較高的性價比。
《怪獸大學》觀后感《黑暗騎士崛起》影評:暗夜史詩終結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觀后感電影漢江怪物觀后感電影我的播音系女友觀后感《葉問前傳》影評《夜半梳頭》影評:鬼文化的情愛體表達《玩命追蹤》影評:破案追兇仍需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