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過許多不同題材的電影積淀后,發現《飛越老人院》在技巧上太堆砌、劇情細節俗套、人物刻畫不深刻等等詬病。流了一捧眼淚卻未被真正打動,但一眾國產腦殘片雷人片狂轟亂炸的時代,能有一個導演一部片子還想著關懷1億多的老人,特別是老年人的精神訴求和文化需要,本身立意便難能可貴,何況還能做到不說教不沉悶,可以說是國產小片的不錯探索。
中國人一直強調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然而如所有年齡層次的兩個文明發展一樣,精神和心理上的訴求總是被渺視到了最不起眼的角落,衣食無憂便是子孫們以為能給老人的應有反哺。但人要生活而非生存,老年人亦是如此。年齡是人生的重要坐標,生命的價值和質量卻從不以年齡的長幼定義。影片老人院中的長者們從事過不同的職業,經歷過不同的人生,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離開家庭被寄放在這里,以身體狀況為冠冕堂皇的理由被拒絕進行想要的娛樂活動。正如輪椅老人所說,他們剩下的日子不應該在“等死”中流逝,帶著自己的夢想“飛越”才是所有“圈養”老人的解脫。
于是依托“超級變變變”表演節目,由于院方和家屬的聯合阻撓,7名老人開著報廢公交車集體“出逃”。這一段因著嬉皮的巴士,狂放的老人,廣袤的背景,江湖的情節,還有許還山酷似讓雷諾的裝扮居然讓一部老人片有了公路片的味道。導演張楊果然鐘愛公路片的設定,又有自己獨到的運用。同《落葉歸根》一樣,本片題材和公路片典型元素的沖突,加之情緒渲染上刻意夸張的處理,讓影片主題得到了戲劇化的強調,“在路上”的象征意義也更顯突出和動人。公路兩旁是略顯干枯的牧草,顯示節氣和人生都已到達了秋天,而在這樣的一片金黃之中,蜿蜒的公路一眼望不到盡頭,展示了公路片經典的夢想、不羈、反叛也夾雜著孤獨、憤懣、失落情緒,也恰是說無論人生的風華正茂上升期,抑或閱盡潮涌的成熟期,對生活興味追求的權利永遠不會改變。
然而對人物形象的刻畫,特別是單個人物內心發展的鋪陳和探索不夠深入合理也確實是本片的一大弊病。老周這個引導著老人們豐富生活、追求夢想的主要人物,最終情感的落腳點卻還是中國父母傳統的“只是為了女兒”,讓影片的主題難以深化,甚至偏離“為夢博一回”的主線。許還山飾演的老葛倒是背景交代的較為清晰,然而對白和情節卻設計得過于直白,流于表面,難以擊中要害。在這點上,相對《洗澡》和《落葉歸根》,張楊反而是退步了的。
撇開這些細節和技巧上的東西,《飛越老人院》的訴求和表達還是值得尊敬的,老人院墻上所寫,“有一天,我們也會老的”。
《匹夫》影評:風格第一 故事第二《懸賞》影評:抓不住的喜劇片電影《我們天上見》觀后感《2012世界末日》觀后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觀后感《重返地球》觀后感《巴黎圣母院》觀后感微電影《艷遇》觀后感